特别策划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摇篮精神 ”续写新时代新辉煌 ——记我国“机车摇篮”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0-10-16



本文刊登于《中国设备工程》杂志2019年10月下

特约撰稿人:程强 尤宝馨 邢毅 蔡宏 马静 张世鹏 严世洪

今年9月28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车”)迎来了建厂120周年华诞。这座中国铁路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百年老厂,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以共和国“长子情怀”,在促进我国机车行业的发展中屡获殊荣,被誉为中国“机车摇篮”,谱写着大国重器的华彩篇章,开启了中国机车史的一个崭新时代……

—— 题记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大连机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存增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上讲话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大连机车总经理连家余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上主持发言

走近大连机车老厂区,赫然映入眼帘的“建厂120周年华诞”倒计时造型格外醒目。在这个历经两个甲子,穿越三个世纪沧桑岁月的厂区内,厚重的历史似乎蕴藏在每个角落,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它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大连机车 120 年的恢弘历史,需要铭记和书写的太多,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扎根大连机车人内心、融入血脉的‘摇篮精神’”大连机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存增在出席今年9月28日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公司建厂120周年大会”时强调。

林存增对“摇篮精神”进行了生动地概括,他指出,“摇篮精神”就是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舍我其谁、不负期待的担当精神,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胸怀大局、产业报国的使命精神。这是支撑大连机车120 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动力,是新时代机车人初心凝结、不断前行的精神家园,更承载着大连机车人产业报国、工业强国的家国情怀。只要“摇篮精神”始终传承,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会生生不息。

上篇:“摇篮精神”铸就百年辉煌

走近大连机车的机车总装房,威武的绿色“复兴号”和红色“和谐号”列车车头映入眼帘。这些靓丽的车头正是在这里诞生!经过组装、调试,凝聚着机车人的辛劳与汗水,这些车头将从这里驶向华夏大地,驶出国门,连接世界。

大连机车荣获的省部级以上殊荣就有5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设备创造与技术创新标杆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令大连机车人充满了自豪感。这些殊荣,为这个“机车摇篮”增添了一个个闪亮的光环!

励精图治,“机车摇篮”美誉日益响亮

镜头聚焦

大连机车作为我国最大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研制基地,曾自主研制出第一台“和平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和“巨龙型”干线货运内燃机车,出口了我国第一台干线内燃机车。同时,大连机车还是我国第一个批量生产内燃机车并实现替代进口产品的企业,第一个实现“内电并举、多元发展”的领军企业。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等重点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并走向世界。它已成长为我国唯一具有同时自主研制并批量出口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的国家重点大型企业。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诞生于1899年的大连机车,在近半个世纪的英勇抗争中,孕育出了大连地区第一个企业党支部、第一名共产党员傅景阳、第一个工人运动组织——中华工学会……这些根深蒂固的红色基因,铸就了大连机车人为党为国为民的初心和情怀。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连机车秉持“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自己的机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渴望,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为新中国机车工业的诞生和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发展基地,以共和国“长子情怀”援助了大同、长春、资阳、西安等近十家工厂的创建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铁路装备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为“机车摇篮”。

这个被誉为“机车摇篮”的“共和国长子”,无疑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成为促进中国铁路装备业发展的代表。资料显示 ——

大连机车的铁路机车产品产量最大。全国铁路营运里程13.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9万公里。公司铁路机车产品覆盖最广,至今,公司已累计生产机车12700余台,超过全国铁路机车保有量的一半,其中,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达到4200余台,占全路机车1/4强,覆盖了我国全部的18个铁路局集团。1993年至今,已承揽2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机车突破700台,出口承揽4个国家城轨车辆400余辆。

大连机车的铁路机车品类最全。建厂120年来,大连机车从一个只能修理蒸汽机车的殖民地工厂起步,成长为我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自主研制并批量出口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的国家重点大型企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司已研制铁路内燃机车70余种、电力机车13种、10余种蒸汽机车。

自主创新,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镜头聚焦

自1953年我国“一五”时期以后,大连机车实现独立经营,工厂职工发扬铁路工人的光荣传统,传承着报国情怀,在中国铁路牵引动力装备建设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推动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进程。工厂实现了从修理机车到制造机车、从制造蒸汽机车到研制内燃机车的转变……

如今创造无数辉煌的大连机车,最初只是一个机车修理工厂,在实现独立经营以后,历经数次改革创新,大连机车成功从一脚独行到百头并进。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连机车大刀阔斧推动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升级,为促进我国机车行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大连机车人对上世纪经历的六次大规模技术改造记忆犹新——

1954年,工厂由修理蒸汽机车转为制造蒸汽机车,成为中国最大的蒸汽机车生产基地和设计开发基地;1956年9月自主设计制造成功我国第一台干线蒸汽机车,填补了我国机车工业的空白;1965年,工厂由制造修理蒸汽机车转为制造内燃机车,成为中国第一个内燃机车制造厂;1974年,工厂由制造中等功率内燃机车转为制造新一代内燃机车,成为中国第一个批量转产第二代内燃机车的骨干企业;1984年,工厂由制造东风4型内燃机车转为制造东风4B型内燃机车,成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基地;1993年,工厂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生产经营跃上新台阶,成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车出口基地。

进入21世纪,公司把握铁路改革开放历史机遇,实现了两次升级改造和历史变革。第一次是新世纪初的十年,注重国际合作,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内电并举”战略,在内燃机车基础上,实现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大功率发动机等多元产业并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迎来国家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大连机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中国中车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实现了新世纪第二次升级跨越,机车曾历史性地突破年产千台,大功率机车总量保持全国第一,连续8年站上百亿平台,并实现和谐系列机车向复兴系列动力车转型升级。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令大连机车人念念不忘、引以为自豪的还有“毛泽东号”机车完成五次换型。“毛泽东号”机车历史上的五次换型需要的车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车是最先进的。二是可靠性最好。这五次换型都是选用了当时公司生产的全国最先进的机车。2014年,“毛泽东号”机车完成第五次换型,此次换型采用我国速度最快、功率最大的和谐3D型1893号机车。“毛泽东号”五次换型,见证了中国机车从无到有的辉煌历程,见证了大连机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的伟大跨越。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这120年,是大连机车坚持技术立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勇于突破的120年。”林存增强调,从第一台“和平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到第一台“巨龙型” 干线货运内燃机车;从带来无数荣誉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到“内电并举”战略;从上世纪的六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到“毛泽东号”五次换型,均采用当时公司的最新产品;从多品种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到谱系化的中高速柴油机;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和谐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到标志着公司产品成功进入“复兴号”序列的动力集中电力动车组动力车,每一次产品问世、每一次技术更新、每一次转型升级,无不见证者大连机车人坚持技术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敢于突破自我的自信与豪迈。

攻坚克难,“25米精神”成就卓越

镜头聚焦

4月25日,大连机车举行了纪念建厂120周年活动暨自制25米机体加工数控组合机床搬迁启动仪式,这台机床被整体迁往旅顺新厂区作为重要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这架机床承载的汗水与付出早已成为大连机车人的自豪……

提到“25米精神”,每一个大连机车人都会心潮澎湃,特别是亲自参与其中的成员。25米机体加工组数控组合机床,建成投产于1975年,正处于大连机车第三次技术改造期间。第三次技术改造是大连机车为适应由生产第一代内燃机车转为生产第二代内燃机车的需要而进行的。在国家投资有限、机车转产需要大量扩建厂房和改造设备的情况下,大连机车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制了大量的专用设备。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25米机体加工组数控组合机床。

1974年,为满足全国铁路运输需求,大连机车开始转产4000马力东风4型内燃机车。当时由于缺少加工设备,柴油机机体加工产量和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成为制约整个东风4型内燃机车生产的瓶颈。

困难吓不倒无畏的机车职工。机械二车间组成了由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组成的联合攻关队伍,日夜兼程,边设计、边施工、边解决问题。程序控制、液力传动等等在当时都是最新技术,攻关人员没有接触过。怎么办?攻关人员就在干中学,学中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台宏伟的数控组合机床屹立在人们面前。

机床导轨长25米,有23个动力头、217把刀具,可加工柴油机机体5个面578个孔的机床,在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只用4个小时便完成了全部工序,效率提高15倍,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组合机床,代表了国内大型组合机床的最高水准,获得全国科学大会荣誉奖。“在那个年代,‘25米’就成为了大连机车的代名词。”许多大连机车人对此记忆犹新。

25米机体加工组数控组合机床是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大连机车自主创新能力的骄傲,激励着机车人不断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奏响时代新乐章。自此,25米精神融入到大连机车人的血脉之中。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下篇:谱写时代新篇章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应对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成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

为此,大连机车以精益管理为主要抓手,以搬迁改造、转型升级为重要实践,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大法宝,铸就“机车摇篮”之魂

镜头聚焦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公司的生产经营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重点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采取了技术立企、人才强企、管理智企、文化兴企的经验做法。这是大连机车得以永续发展、茁壮成长的四大法宝,更是公司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技术立企:技术立企成为大连机车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生产经营的基础,是拥有足够先进的技术。上个世纪,公司处于国家计划经济时代,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老东风直流型机车产品,每年只有200台的产量。但是,技术的落后并没有击垮公司对技术水平的追求,公司把握国家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的历史机遇,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引进项目的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后,公司结合之前的技术积累,终于完成了从传统内燃机车向电力机车跨越。近年来,公司新产品也完成了由“跟跑、并跑、领跑”的升级跨越,谱系化迈入复兴号动力车系列,支持了公司机车产业、城轨车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人才强企:大连机车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除了有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还有公司自身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公司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力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和高技能的操作员工队伍。

近年来,大连机车实施人才评聘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公司为加快领军型人才和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了人才后备库,将后备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强化人才培养责任意识,加快人才培养进程,不断调整人才评聘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大连机车还结合人才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构建了技术系列、管理系列、技能系列及A、B、C人才分层体系等特色化“员工能力系统”。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员工的关键能力和业绩贡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价,实时掌握公司人才培养情况,确保人才强企战略目标的实现。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管理智企:大连机车在企业管理上也与时俱进,采用智能化管理,坚持顾客导向,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持续依法优化公司组织机构及运营职能。通过增设业务管理机构,增加业务管理职责,提高制造资源配置,拓展多元化经营能力,推行项目制运作机制,引入多层管理体系贯标,引导分层梳理业务流程,加强ERP、SAP等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公司智能化整体管控能力,不断推进公司由生产任务为主向经营效益、效率为主的转变。在设备管理上,公司采用TPM管理、表单管理等方法,推进生产一线标准工位建设,强化工位设备状态管控,实施标准化、可控化现场管理,降低设备运行风险,追求设备综合效益最大化。

文化兴企:百余年的发展,大连机车始终传承着大连机车人历史上钻研进取、勇于突破的首创精神;传承大连机车创造辉煌历史过程中为人信赖的优秀文化。通过开展“向不良习惯说不”整改实践活动,加强公司品牌形象传播,进行机车、城铁售后服务站标准化建设。通过传承一代代机车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工作作风,大连机车已奋力成长为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工匠精神,在党建中绽放光芒

镜头聚焦

走进大连机车的办公楼,浓郁的敬党、爱党,敬业、爱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党建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脚踏实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贯彻落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党建工作引领下的工匠精神。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大连机车一直把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更是将工匠精神贯穿到党建工作中。在这里有无数个党的好干部、好员工。毛正石便是其中一位,他先后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中国北车集团拔尖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获“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毛正石劳模创新工作室,那简朴的工作环境,满墙的荣誉令人肃然起敬。今年54岁的毛正石身穿一身工作装,显然已全身心地融入到较脏较累的铸造工作之中,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苦苦求索,让他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成为铸造行业的技术权威。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传动大功率内燃机车的心脏——柴油机整铸机体,打破了美国专家 " 前 6 台都不可能试制成功 " 的预言。精品出自精心,毛正石一丝不苟,“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爱岗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2011年,大连机车准备提拔他担任车间副主任。成为中层干部,离开车间进入办公室,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毛正石婉言谢绝。在毛正石身上党的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得到良好体现,正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成就了一位优异的“大国工匠”。

近几年,大连机车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和职工群众的需求,开展了“弘扬毛正石工匠精神,打造大机车一流品质”主题实践活动,力求将毛正石精神发扬光大。在毛正石精神的鼓舞下,大连机车注重营造爱岗学技、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大连机车,党建的引领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企业到了一定阶段,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就是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时候。实践中,公司党委按照这一原则,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做好把关定向。组织开展了“大连机车‘走出去’,我们准备好了吗?”大讨论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公司“走出去”过程中的机遇和风险;开展了“增强危机意识,直面新常态挑战”大家谈,编发了《关于当前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的几点意见》,以期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坚定职工信心;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和职工群众的需求,开展“弘扬毛正石工匠精神,打造大机车一流品质”主题实践活动,给职工提供展示价值的舞台和技能提升的平台,营造爱岗学技、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面对产品质量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大反思、大讨论、真提升”活动,树立全员责任意识,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公司党委突出工作系统性、前瞻性,利用年度、季度党委工作会议、支部书记总结交流会等形式,分析形势、谋划重点、分层施策,发挥党建的优势和引领作用,起到了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效果。

步履铿锵,迎接新的飞跃

镜头聚焦

目前,大连机车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以品质出行、绿色节能、全程服务为己任,加快研发200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200公里城际列车、绿色高原内燃机车、节能型混合动力机车等高端快捷舒适景观产品,步履铿锵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大连机车这个百年老厂,即将满怀期待地陆续搬迁到新厂区,即大连机车旅顺新厂区。该厂区占地面积228.28万平方米,旅顺经济开发区(189万平方米)和三涧堡工业园区(39.28万平方米),集“研究、研发、生产制造、检测、实验、培训、人才培养”七大功能的现代化基地建设规划。

通过搬迁,大连机车将再次迎来崭新的面貌与发展。在新厂区建设中,大连机车充分融入精益管理思想,转变原有台位式批量生产模式,以工位制、节拍化、连续流为原则进行产线规划和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流方案设计,全面取消二级库,实行公司物流中心统一配送。此外,在新厂区建设中还将强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化制造及其他相关工作,为智能制造的推进奠定基础。

在新厂先行投入生产的柴油机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智能化系统——Fastems格外引人注目。“这台自动化系统,能实现机器人装卸加工托盘,工作人员只需操控机器后台,而不需要亲自搬运。目前,已经达到半自动化,而在不久之后还将实现全自动化。”机械加工车间副主任邢文强介绍说。在城铁分公司的车辆车间,一列列崭新时尚的车头映入眼帘,它们即将以节能环保、快捷高效的理念驶入新时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大连机车注重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标和国际营销。目前已累计与2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签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总量突破700台,与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城市轨道车辆出口订单突破400辆。

“未来几年,我们将离开脚下这片土地,到新的厂区开启新的征程。120 年历史积淀, 大连机车人从来都是在创业中成长,在转型中蝶变,从奋斗中走来。百年老厂的搬迁改造,为我们实现体制机制的变革和机构人员的优化,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契机。”林存增充满期待地表示,公司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美丽强国”战略要求,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以品质出行、绿色节能、全程服务为己任,加快研发200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200公里城际列车、绿色高原内燃机车、节能型混合动力机车等高端快捷舒适景观产品,勇担“连接世界,造福人类”历史使命,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综合服务供应商,全力续写大连机车新时代的新辉煌!

“摇篮精神”激励大连机车大发展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8/68054839

广告部

电 话:(010)68054837

发行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58408627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