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寻找创新标杆】金陵石化:争做节能减排的“急先锋”

更新时间:2025-06-18

近日,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以下简称“金陵石化”)与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分布式低温余热ORC发电项目成果发布会。该成果以年运行8400小时计算,年净发电量突破210万千瓦时,可节省电费超130万元,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197吨。这只是金陵石化在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小小的亮点。
金陵石化地处南京东北郊、长江南岸,是中国石化首批绿色企业,也是江苏省绿色领军企业的卓越代表。它荣誉加身:曾荣获石油炼制绿色发展先进水平企业、石油和化工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单位、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价A级企业等称号。多年来,金陵石化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坚定践行“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质量方针,坚守“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社会责任,持续提供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于一体的产品和服务,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美誉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今,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绿色石化企业的征程上,更是蹄疾步稳、成效卓著。
开拓创新:高质量发展一路生花
金陵石化组建于1982年,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炼油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现有装置70余套,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00万吨/年,是中国石化第三大原油加工基地和亚洲重要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原油中转枢纽、成品油和化工原料供应基地。
组建43年来,累计加工原油4.2亿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8万亿元,上缴利税超3000亿元,是南京市首家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工业企业,在历年江苏省最大工业企业、行业评价排序中始终位居前列。
在金陵石化人的眼中,产品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油品质量升级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战略之一。金陵石化抢抓机遇,投入巨资先后实施常减压、渣油加氢、催化裂化、连续重整等装置升级改造,率先完成两轮油品质量升级。2009~2022年相继提前完成国Ⅳ、国Ⅴ、国Ⅵ汽柴油,以及国ⅥB汽油升级,清洁油品保供能力实现行业领先,始终走在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前面。
打造品牌产品是金陵石化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多年来,金陵石化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烷基苯是金陵石化洗化原料品牌产品,40多年来,产品质量始终保持100%的出厂优级品率,长期成为国内知名洗化品牌客户指定原料。环保型重蜡过去主要依赖进口,金陵石化经过不断试验、摸索和优化,最终生产出短链含量“未检出”产品,成为国内首个能够生产符合欧盟氯化石蜡环保原料标准的企业,完全代替进口,满足特殊行业要求,树立了独具一格的“品牌”形象。
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近年来,金陵石化深化与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创建省级研发中心,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全力打造研产销用一体化创新管理平台,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先后开发出新产品百余种,双烯选择加氢等工艺技术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技术水平,成功开发高纯度正已烷、细分液蜡等新产品,煅后针状焦成功用于600毫米以上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填补了中国石化的市场空白。
节能减排:“抱西瓜”“捡芝麻”一个都不能少
“双碳”战略的实施,让金陵石化人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脉络,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将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放在了首位。
“抱西瓜”,发挥重点领域节能实力。
一是强化节能降碳顶层设计,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深化“日检查、周通报、月总结”管理模式,结合装置开停工、四季变化等分区域、分阶段下达优化指标,将节能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合作创新。先后与50多家系统内外的科研院校、企业单位等开展合作。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能源实时监控运行系统,实现监控、预警和处置一体化管理,该项目荣获中国石化现代管理成果三等奖。开发投用直热供料监控平台,持续强化直热供料优化改造,整体热供率提升至90%,能耗下降0.92千克标油/吨,年节约燃动消耗2.7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7万吨。
三是加强系统优化。深入低温余热利用,金陵石化建成3套热媒水系统,每小时产热媒水2900吨,整体蒸汽用量降低约110吨/小时,每年节约标煤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优化全厂低压蒸汽系统,停用热电低压蒸汽线,合理调整装置产耗汽,每月节省低压蒸汽1.5万吨,每年节约1.3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万吨。
与此同时,“捡芝麻”,深挖点滴之处节能潜力。
首先,抓实设备节能。推广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开展高温管线保温整治,大部分管外表温度从整改前的60~80℃,降至40℃以下。提升加热炉效率,通过节能技术改造,降低烟气氧含量、排烟温度及散热损失,将加热炉效率提高至95%。采用适宜的节电设备,如烟机马刀叶片、变频技术、永磁调速、无级调速、液力透平等。
其次,抓实工艺节能。2024年IV常减压、Ⅲ催化停工期间,采用超级清洗技术,大大减少吹扫时间、蒸汽用量、循环水用量。优化低负荷生产用能方案。2024年硫磺系统、柴油加氢系统、重整系统低负荷运行时,通过测算不同方案的用能数据,确定最优方案。全年降低公司能耗0.81千克标油/吨,节约标煤2.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
最后,抓实操作优化节能。针对溶剂再生和污水汽提系统,根据原料硫含量和脱后循环氢硫化氢含量,及时调整脱硫塔入口贫液流量,降低能耗0.7千克标油/吨。节约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优化储罐加热用能,根据品种变化及时调整加热方案,低凝固点原油关闭加热,高凝固点原油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控制合理温度,蒸汽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资源利用:“抓开源”“抓循环”双管齐下
金陵石化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加快结构调整,在做强做优做大炼油主业的同时,锚定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在资源利用方面,“抓开源”“抓循环”双管齐下。
其一,“抓开源”,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例。
推进光伏发电。利用停车场、办公楼屋顶、体育场看台等区域安装光伏发电设施,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设计年发电量4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吨。
此外,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推进也取得了新的成果。2025年5月14日,金陵石化与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分布式低温余热ORC发电项目成果发布会。
据介绍,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ORC发电技术借鉴航空发动机设计理念,采用全面的控制保护逻辑,确保机组长周期可靠稳定运行;整机撬装且防爆,尺寸小占地少,可灵活布置,缩短施工周期,适合分布式热源就近利用,减少能源传输损耗。同时,机组透平与发电机一体集成,没有动机械密封和外置油站,杜绝工质和润滑油泄漏。根据测算,自4月18日并网发电以来,金陵石化的首套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机组平均净发电功率达250千瓦以上。该机组利用原经循环水冷却的ⅡA污水汽提装置130℃凝结水,每小时发电255千瓦时。目前已满负荷运行,以年运行8400小时计算,年净发电量突破210万千瓦时,可节省电费超130万元,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197吨。
其二,“抓循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金陵石化积极投身“双碳”行动,率先建成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套碳排放监控系统,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新闻》两次头条报道其降碳行动举措,有力展示了金陵石化的良好企业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金陵石化与江苏油田合作新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用于油田驱油或者封存,一期10万吨/年CCUS已顺利投产,二期项目正在方案论证中,预计“十四五”可回收二氧化碳达100万吨。
未来之路:将绿色低碳进行到底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中国石化《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在《方案》的指引下,金陵石化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色洁净发展战略,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稳步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措施,持续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着力提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将绿色低碳进行到底。
另外,《方案》明确,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高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
为此,金陵石化多方发力,大力推进缠绕管换热器、热泵、余热发电等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汽改电”,逐步将压缩机组油站小透平改电驱动,稳步推进凝气式和背压式透平电气化改造;应用电伴热技术替代蒸汽伴热;大力推进低温余热利用,打造零消耗蒸汽罐区、零消耗蒸汽气分,推广热媒水伴热。
……
只要坚持,绿色梦想总可以实现;只要奋斗,光辉彼岸总能够抵达。金陵石化将坚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洁净、低碳、高效”的绿色炼化企业,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7/68054838/68054839

运营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64936065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