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寻找创新标杆】天加,大能源“补漏者”
更新时间:2025-10-29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加”)成立于1991年,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洁净空气与绿色能源系统的供应商与服务商。公司秉持“一个环保路径,两个事业板块”的发展战略,构建起天加环境与天加能源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在守护人类健康舒适生活与推动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天加环境深耕专业空气环境制程领域,凭借基于用户工艺场景算法(AGI)的零低碳综合解决方案,为不同场景下的空气环境优化提供有力支撑;天加能源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广泛应用于地热发电、LNG冷能发电、工业余热发电及热泵、生物质能、氢能以及二氧化碳液化储能等领域。目前,全国超5000家GMP药厂,超7000家医院,超3000家微电子制造企业,超1000家新能源企业选用天加。
一直以来,天加围绕“双碳”目标构建起“节流+开源”双轮驱动的实践路径:在“节流”维度,聚焦城市与产业场景的能源高效利用,通过零碳社区建设优化建筑用能、零碳园区建设重塑产业用能,以两大“零碳”示范场景从源头减少能源损耗;在“开源”维度,深耕工业领域的能源回收利用,依托ORC发电技术激活余热资源,将原本浪费的能源转化为绿色电力,形成“减耗”与“增能”相辅相成的低碳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天加在“节流+开源”的双轮路径上已形成诸多可复制的样板工程。
零碳社区建设:激活城市低碳细胞,优化建筑用能生态
零碳社区是实现城市碳中和的重要单元,其核心是通过能源系统优化、绿色技术应用及管理模式创新,降低社区内建筑、交通、生活等各环节的碳排放,最终达成区域内碳源与碳汇的平衡。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量既有建筑因设施老化、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成为城市碳减排的关键突破口,而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医疗工业建筑等作为高耗能场景,更是零碳改造的重点领域。
在零碳社区建设领域,天加凭借先进技术与创新方案,打造了多个标杆项目。南京新街口金鹰改造项目聚焦建筑制冷系统综合能效提升与投资模式创新,天加不仅对南京新街口金鹰旧楼的6台主机进行维修保养,还切换了一台天加高效磁悬浮冷水机组,并搭配主动寻优电控,最终实现全年节能超35%,全年节省用电约142万千瓦时,按照工业用电0.9元/千瓦时的标准,每年可以节约电费128万元,为商业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优秀范例。
同样属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德基广场,在一期改造项目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德基广场一期于2006年6月26日正式营业,空调系统经过十多年的运行,性能衰减严重。为保证制冷季稳定运行,天加在改造中采用了SMARDT磁悬浮冷水机组,同时引入全生命期能效与成本预测平台、BIM建模与模块化预制、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区块链数据保真技术等,成功将项目全年运行综合能效从3.2提升至5.6,能效提升幅度高达75%,大幅提升了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同样应用此技术的广州地铁项目,在201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节能中心颁发的《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2019)》证书,是暖通行业中唯一获奖的典型项目;2021年更获得了美国环保领域最高奖项——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
天加以广州地铁项目运用的创新模式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机制与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具有社会性普适价值。以广州地铁新塘车站为样本单元,推广至轨道交通、大型市政建筑、大型场馆(如机场、高铁站等),并延伸至大型建筑楼宇(如医院、商场、写字楼、酒店等),更可以推广以及应用于专业工业制程环境,如电子半导体、生物制药、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建与旧项目改造中。工业环境如长春金赛药业(生物制药工厂)中央空调系统经过天加改造后,节能率达到44%,单日省电4000千瓦时。国际上,应用天加系统旗下SMARDT的新加坡AlexandraPoint大厦改造项目,获新加坡绿色建筑最高荣誉—绿色建筑铂金奖(BCAGreenMarkPlatinum)。
零碳园区建设:构建全链条绿色生态,打造产业减碳样板
零碳园区相较于零碳社区,其覆盖范围更广、产业链条更复杂,需整合供应链、研发、生产、应用等全环节,通过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实现园区内能源自给、碳排放量大幅降低甚至清零。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升级,要求园区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降碳”,但部分园区仍面临能源利用效率低、绿色技术应用不足、全生命周期管理缺失等问题,亟需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转型。
在零碳园区建设方面,天加制定了明确的“双碳”目标:天加能源基地预计于2026年实现碳达峰。光伏年节电约320万元,年碳减排2659吨,储能年节电约84万元。
为加快公司成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进程,天加从多维度开展创新工作:在供应链管理端,以碳足迹的管理带动低碳供应链转型,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产品销售、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切实践行“双碳”目标;在产品技术研发端,成功研发出100~300℃覆盖六大工业余热的低品位热源ORC透平发电机组、R290环保冷媒机组、高效磁悬浮制冷机组、高温热泵技术,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生产制造端,一方面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减少测试用电、建立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能耗运行状态,削减已有能源消耗量并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推进能源转型,开展光储一体化建设、风力发电、构建ESG+能管+OFC的绿色体系以提高能源高效利用,借助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工厂整体运营中的高效节能;在产品应用端,天加Optseek物联数智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并优化工业制程中的能源使用,最大限度提高系统能源使用效率。不仅如此,天加基于三方公信平台的制冷机房能效提升技术,将传统制冷机房系统全年能效比由2.5~3.5提升至5.0~7.0,真正实现了高效机房全生命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工业余热发电:挖掘能源回收潜力,破解工业减碳难题
工业余热发电是工业领域碳减排的关键路径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技术手段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如蒸汽、废水等),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重新利用,既能降低工业企业能源消耗与用电成本,又能减少化石能源依赖与碳排放。当前,我国工业领域余热资源丰富,但回收利用率不足30%,尤其是低品位余热(温度低于300℃)因技术门槛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大量被浪费,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未开发富矿”。
在工业余热发电领域,天加能源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与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三房巷集团项目中,天加能源的大型高效径向多级离心透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该项目中,天加能源高效径向离心透平ORC发电机组,回收聚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02℃饱和聚酯蒸汽。项目机组总装机量为2×3.2MW,目前是应用于全球最大单体聚酯产线(2×75万吨/年)及聚酯行业单机发电量最大的ORC发电机,全年可发电约40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用于工厂生产,预计投资回收期仅2年,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2024年4月11日,天加能源三房巷项目经专业鉴定委员会认定:天加能源径向多级离心透平技术属于国际首创,大型高效径向多级离心透平ORC发电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2度热源实现了88.69%的等熵效率,11.22%热电效率,99%机组在线),目前在世界聚酯行业ORC单台发电量最大,在低温余热发电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同样属于工业领域的金陵石化项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项目应用的天加能源ORC发电机组运行持续稳定可靠,平均净发电功率达250千瓦以上。以年运行8400小时计算,年净发电量突破21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省电费超130万元,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197吨,且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仅约2.5年,不仅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创造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真正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双赢,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从零碳社区到零碳园区,从工业余热发电到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天加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用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成果践行着环保承诺。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天加必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在智慧洁净环境与绿色能源领域不断探索突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天加方案”,为人类健康舒适的生活,为地球控温1.5℃而努力!
上一条:抱歉暂无数据
社长兼主编:陈雪芹
电 话:(010)68515135
编辑部
电 话:(010)68054816/68054837/68054838/68054839
运营部
电 话:(010)68052048
学术稿件咨询电话:
电 话:(010)64936065
新闻投稿邮箱:
zgsbgcxw@126.com
技术文章投稿邮箱:
zgsbgc@126.com
开户行
工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户 名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
账 号
0200 0036 0902 2100 604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12号楼4门3层(100045)






